查看: 936|回复: 0

[休闲话题] 水洗马路 互联网行业的“马太效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9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zjs 于 2011-8-29 14:41 编辑

几星期前,我在微博上说了不少悲观的话,某君的跟评深得我心。

“产品这个东西,极少数留存下来,多数都是炮灰或是失败没人用的东西。而摄影,文字或是游泳,则可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生的爱好及积淀。”

他讲的不是一个推论,而是客观的结果。

天底下,绝大多数的新产品都是会失败的。何谓成功,何谓失败?我曾经作过一个模糊的界定(不含电商类):

存活:活跃用户数≥10万,有独特的品牌价值,在垂直领域内进入前十位

成功:活跃用户数≥300万,有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在垂直领域内进入三甲之列

对活跃用户的定义,以每个月“主动访问”至少1次为标准。

连存活线都达不到的产品(或大产品里的重要组件),99.99%都会失败。

我从2008年正式转型产品,到现在,快四年了。再加上04-06那两年做的半吊子游戏工具,这就快六年了。虽然野心勃勃,却无大成就,仅有小收获。有一次回顾挫折,很吃惊地发现所有“不成功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走向,非苦战所能挽回。即便以我现在的才能,穿越虫洞回到2008年,那些产品还是会失败的。尘归尘,土归土。

因为“有机会成功的项目”,本身就是极少数,如同粉红色钻石那样的稀有之物。说来可笑,互联网产品领域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呢?是“站队”,站到有机会成功的那一队里去。每年新发起大大小小的上千个项目,存活三年的概率不足百分之五,成功率更不足千分之一。举目四望,哀鸿遍野。正如最近一年的新产品,除了 Instagram、知乎、微信、米聊,以及那个雷声大雨点小的Google+,还有谁勇猛精进?

整个8月,我跟很多人谈到过这个黯淡的话题。我现在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特别绝望,身手抱负无从施展。大家都晓得,所有产品项目都发源于用户需求,这是个朴素的真理。但现在容易实现的用户需求已是一片红海,有较高门槛的需求又火拼资源背景,多半无力突破。请问还有什么新产品新项目是用户有需求,而我们恰恰能尽力去满足的呢?

我猜,这就是新产品失败率高的原因所在。其“需求”内核要不就是自欺欺人,凭空拈来;要不就是高门槛,高风险。互联网在中国落地生根至少12年了,还有什么用户需求你能发现,别人看不见?你能实现,别人做不到?你有资源,别人没资源?

屁嘞。

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马太效应”。在同一类需求领域内,只有极少数领头羊存活,其余纷纷死去,一将功成万骨枯。而用户需求本身又是数量有限的,在被千军万马刨了十几年之后,余下的非伪即坚,垦它不动。以至于这十几年磨练出来的精兵虽多,却无用武之地,一桌残羹无下箸处(还要交一份漂亮的周报)。

我曾经细细地想过互联网马太效应的因由。

第一,和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的渠道极度扁平化。我可能会因为距离家近而光顾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也可能因为没得选择而购买超市里的“天堂伞”,但对于互联网来说,获取任何服务都只需要输入一个网址,渠道差异化被削弱到极致,用户自然会选择他知道的最好的那个网站。

第二,同样和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服务的体验也极度扁平化。两眼直盯着屏幕,手按键盘鼠标,人的感知能力被削弱到极致。通过小小电脑屏幕所能传递的,触动人心的体验极为单薄,雷同,远不能与真实社会相比。因此网络服务之间的差异也相当有限,同质化决定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第三,用户在网络上缺乏实体消费的真实感,付费意愿更弱,盈利模式往往依赖广告,而广告销售则需要达到相当程度的用户规模。这使得“小店小本经营”无以为继,若不做大做强,就是死路一条,最后剩者为王。

总之,生活在悲惨世界。不成功就得成仁,不冒尖就等着被践踏。谁都怀着站到金字塔尖的梦想,在塔基苦苦挣扎着,一边艰难垦荒一边哄自己说我在寻找蓝海。期盼成功好像信教的人期盼来世。

做产品的人很多都有理想主义情结,希望能亲手改变世界。而产品工作对人的锻炼很大,从全局到细节,从文案到视觉,从沟通说服到跨岗位协调,从技术逻辑到创意想象力,各种素质都有提升。随着你的才能积累,心气自然也就高了上去,仍是怎么也做不出一款响当当的产品,气得撕扯胸毛。直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好机会就这么少,跟买 彩 票一样,成功与勤奋无关也与才能无关,却与“站队”有着莫大的联系。可惜“有机会成功的项目”本身就是千分之一,还得被你遇到,还得有合适的位置,最好你恰好是它的产品受众……这,岂不与买一注 中 国 福 利 彩 票异曲同工?

一想到这些事情,胸口就憋得慌,憋得难受。最近我怀疑自己从媒体转型产品是不是错了,几个月前有故人在论坛骂我,说我放着好端端的媒体不做,小说不写,赶时髦装逼,跑去做什么狗屁产品。几年过去,屁大的响动也没做出来。你的才华都用到哪里去了?用到“无用功”上面去了!

他这么骂,我也无言以对。回想自己2年前做的产品,大部分已经消失不见了,或是被别人接手改造,再没留下我的痕迹。而10年前编的报纸,杂志,现在都还留着,再翻出来看时仍感到欢喜。是的,做产品而不成功的人生,就像被水洗过的马路一般干干净净,留不下半点痕迹。日子过得焦虑不安,在激情与沮丧,昏睡与加班之间不断更迭,生命不断磨损,却没有值得追忆的沉淀。今天与昨天的工作,这周与上周的工作,甚至今年与去年的工作都是如此相似,既缺乏得意成就,也没什么精彩曲折的故事。再过10年,这段经历在回忆里便空空荡荡,只留下一大片焦虑的波纹,难道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事业?

苦恼,苦恼,苦恼……

不过既然没下决心转行,还是说点积极的,免得吓坏了后生。

这周我发了条微博,说互联网市场的路其实很窄,如果没有与项目契合度高的资源背景,去实现一些高门槛的用户需求,剩下的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创新。包括敏锐地发现隐蔽的需求(Groupon或Instagram),或是激发新的需求(Twitter或FourSquare),或是老调弹出新意(Kik或 Dropbox)。而支撑着创新的需求挖掘,主要来源于你的知识结构与社会关系,再直白点说,来源于你的爱好与经历。如果你是个整天坐在电脑面前的宅男,就算智商250,又能凭空发现怎样的新需求呢?

今年春节,我去柬埔寨旅游了11天,玩得很High。回来一想,有些旅途中遇到的问题能不能用APP来解决?顺手就画了个产品框架出来。咨询过几个同行,都觉得不错,和我一样喜欢旅游的更是赞不绝口。沿着这条思路继续设计,衍生出了“旅行实时社区”的创新构思。如果没有多次(≥10)长途旅行的经历,断然无法想象至此。虽然未必能成功组队创业,至少聊以自 慰,这市场也不是被困得水泄不通。

只可惜我太不爱社交,业内关系单薄,未必有组队的机缘——那只是我个人的问题。各位,远离电脑,热爱生活,须知参差多态,乃是需求本源。

文章作者:纯银

文章来源:坏脾气的小肥

作者微博:http://weibo.com/cicada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675112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聚创网,值得信赖!
聚创网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聚创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聚创网

GMT+8, 2025-1-12 20:53 , Processed in 0.092048 second(s), 3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