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1|回复: 0

[建站] 产品设计杂谈:打开新页面、留言、边栏与群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9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打开新页面

打开新页面的时候,到底是本页刷新好,还是新开窗口好,这是个问题。

比较空洞的逻辑是,答案取决于用户的点击心态:他是否希望结束这个页面的浏览,是否完成了进入这个页面的目的,并且不再需要它。

这样讲起来当然比较虚,通常有一些朴素的解读方式:

▎当用户从任何页面进入列表页时,趋于接受本页刷新的方式。

▎当用户从密集的列表页点击进入内容页时,趋于接受新开窗口的方式。

▎当用户打开内容页面后,有从该页出发,再次点击访问更多新页面的稳定习惯,则趋于本页刷新的方式。

▎当打开内容页面的速度越慢,页面内容越长,则趋于新开窗口的方式。

▎新开窗口强调内容的获取效率,本页刷新强调稳定的浏览节奏。

▎在同一类页面上,除特殊区域外(比如导航栏),所有超链接的打开方式趋于完全一致。这方面更多以视觉上的印象识别为准。

以上设置标准并非绝对,唯一肯定的是,如果打开大量新窗口,通常会使人烦躁,反而减少了单用户的页面浏览数。本页刷新的优势就在这里:页面打开速度较快的时候,容易缓和用户的焦躁和疲劳,形成稳定持久的点击频率,带来更多的页面浏览数和停留时间。

因此国外网站多采用本页刷新的设置,效果虽好,却必须满足一些先决条件。首先是强大的导航UI支持,让用户在各个页面之间易于折回,不至于迷失方向。其次是页面内含有较多高质量的嵌套入口,易于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一个感兴趣的页面,使“返回上一页”的操作不至于过分频繁。

国内的环境完全是另一种样子。由于大部分网站架构以少量的内容列表页为访问中心,以内容页为访问终点,用户在寻找和浏览内容时又强调“短路径”,对强大的内容列表要求极高。因此中心页面通常设计臃肿,它的导航效果下降,集纳功能突出,便于进行密集的检索和点击。这时本页刷新就变成了一个坏的选择。它意味着用户必须不断返回列表页再次点击,“返回”是一个多次重复的机械操作,使人心烦意乱。只有对浏览效率要求不高,更注重轻快点击节奏的部分2.0网站才不受其害。于是又回到了原点:答案取决于用户的点击心态。

说个具体的案例吧。新浪、搜狐的导航栏采用了本页刷新,而网易,腾讯的导航栏采用了新开窗口。从少量的样本调查来看,这只是个用户习惯的问题,习惯之后就会排斥其他的页面打开方式。但还有另一种解读。

▎当导航采用本页刷新的设置,促使用户对当前页面(尤其是门户首页)的印象消失,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频道首页上,这时频道首页的权重放大,门户首页的权重缩小。

▎当导航采取新开窗口的设置,由于对多窗口和长页面的抵触心理,除了少数认同度高的频道外,用户趋向于谨慎地点击导航栏,也就减少了对频道首页的访问行为。

因此,网易和腾讯的做法有助于培育一个强大的门户首页,而新浪和搜狐显然更愿意让用户向各个频道首页进行分流。最终结果也确实如此。导航在其中虽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却会形成潜移默化的趋势上的影响。

2、留言

最近在设计中,我要决定引用回复的样式。一是网易跟帖的盖楼式,二是开心的悬挂式。

盖楼的优点,是将“单条留言多重回复”的阅读效果放大到了极致,使之成为一个醒目的整体。当这些留言间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时,“盖楼”在视觉上突出了内容上下承接的关联性,形成一场对话,从而提高可读性。但放大多重回复也有惨重代价,为了确保盖楼的多样性,每一次引用回复都作为独立的单条留言发出,造成了大量重复信息(被引用留言),使整个留言页面的可读性降低。突出个体而干扰了整体。

悬挂式的留言,在开心之前很少见到,开心之后则风靡一时。它在视觉上趋向于保持页面的整体性和流畅度,并不刻意突出自身。如果说盖楼是一场对话,悬挂设计更像是一系列松散的发言,楼层的结合缺乏整体感,也不便体现多重回复之间的连续关联性。在盖楼的语境下,引用回复指向整栋大楼,构成整个话题的一部分;而在悬挂的语境下,则指向回复楼主或具体的某一层楼,形成一对一的交流。

简单来说,盖楼以“话题建造”为核心,适用于热闹的,集体讨论性质的公众环境,比如新闻跟帖。悬挂以“单独交流”为核心,适用于页面统一和整洁的私人环境,比如日志评论。

在盖楼的设计形式中,用户个体被淹没,留言内容的权重完全压倒了留言者的存在,突出“大家一起来盖楼”的群体力量。而悬挂设计中回复者的存在感较强,“谁发言”的权重被大大提高。同时也只有悬挂式的设计,才便于在消息中心的“评论回复”一栏,将“对用户评论的回复”直接呈现出来,提高查阅和再次回复的效率,促成用户之间的更多交流。这时如果采用盖楼,被引用留言就会成为大量的重复信息,反而损伤了浏览体验。因此对于强调用户关系的产品来说,悬挂式留言实在是不二之选。

3、边栏

侧重于功能性的边栏有两种,左边栏和右边栏。有时候取其一,有时候并存。就算是同样功能的边栏,有人放左边,有人放右边。其中有没什么规律可循呢?

按照常规的理解,视线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因此左边栏比较容易进入用户的视野,吸引关注。而鼠标因为频繁拖动滚动条的缘故,通常置于页面右侧,导致右边栏的点击成本较低。这两个观点同时成立,看上去是旗鼓相当,但我更重视前者的价值。如果用户不容易注意到它,那么即便点击成本再低,这条边栏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当一系列功能(导航或操作)在设计者的心目中,被定位于“重要的”,“频繁使用的”,“受较多关注的”,它就应该放到左边栏的位置去,让用户容易察觉。而不常使用的,提示性或者过滤性的,不希望打搅到用户的功能,则放在右边栏的位置,让浏览的主体更加突出。

另一个潜在因素是,由于视线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规律,当用户点击左边栏时,点击区域和中栏内容主体的距离较为接近,视线从点击区域到内容刷新区域的移动相对平滑。点击右边栏则需要作一个视线上幅度较大的重新定位,不适合频繁的点击切换。

与顶部导航相比,功能性左边栏在页面上更为突出,和中栏内容主体的结合更紧密,鼠标容易在页面左侧停留更长时间,吸引更多点击。但希望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拒绝过短或者过长,拥挤局促的设计,在120-150px宽度,400-600px高度仅放置8-15个左侧入口,限制很大;同时又占用了宝贵的页面宽度,干扰布局。而常见的顶部导航横向通栏设计则能承载大量细密的内容,弹性、稳定性和兼容性更好,适合重要而点击频度不高的入口。

4、群组

我常说,有三个舶来品是没法本地化的。Tag,Group,以及用Email进行分享的习惯。

Tag的水土不服,主要是汉语的词汇灵活多变,与英文以固定单词表意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Emai的分享习惯……我至今弄不明白鬼佬为何热衷于此。至于Group,如果把它理解为论坛,那国内早就落地开花了,但国外的Group往往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建立在2.0平台内部的群组,与用户中心区分开来的主题圈子。这样的Group,就我所见,国内繁荣的仅豆瓣小组一例,余者大都作半瘫状。

所有主题社区在起步时都依赖于一小把种子用户(并不是人越多越好),他们必须在同一个时间地点聚集起来,交流起来,生产内容带动氛围,随后才能逐渐壮大。然而2.0产品与论坛又有五点不同:第一,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未必非得去发帖发图不可,用户注意力分散,比较难实现“在同一个时间地点聚集种子用户”的起步条件。

第二,由于使用2.0产品的适应门槛比论坛更高,使“人拉人”这种论坛初期常见的外部推广手段容易失效,很难把不使用这款产品的朋友给硬拽进来。而在平台内的人际关系网里,又无法攒到足够数量的种子用户,不能形成化学反应。

第三,群组的结构松散,缺乏论坛式的清晰目录,检索性差,用户对群的发现带有较强随机性,降低了输入新血的效率。即便艰难起步,也容易后力不继。

第四,群组的数量繁多,访问分散,重心不突出,很难形成传统论坛强势的版面品牌,再带动更多用户的加入。虽然强调了个性化主题的魅力,却缺乏集中资源营造的品牌号召力,也不具备论坛从受众规模出发,更容易聚集人群的版面定位方式,对推广相当不利。

第五,国内用户在网络上多有严重的“自我中心”心态,群组对很多人来说只是自己的推广位罢了——论坛用户的心态自然也类似。但论坛突出“版面”这样的公共中心,自我推广行为从头至尾都必须在版面上实现,并未削弱群体交流的权重。而公共中心与个人主页内容连通的2.0产品,比如博客,突出的往往是个人主页。我希望获得注视与留言,便跑去10个圈子推销自己,再回到主页集中收割,自然降低了对10个圈子的关注(也关注不过来)。相当多用户的参与目的是倾销而非交流,就像在牛奶里兑水,偏偏又难以管理约束。

只有像论坛那样,以单调的产品结构,近乎于偏执地放大公共中心的权重,促使用户认为“这里很不错”,而不是强调“我很不错”,将群体活动凌驾于个体品牌之上,才会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实现Group的天然功能。

回到豆瓣小组的成功,首先受益于特殊人群的规模、个性和趣味;以及将公共中心与个人主页内容分离的做法,使自我推广变得低效,减少了对小组的打搅。更重要的是,豆瓣本身就不是一个突出个人中心的产品,它的个人主页在权重上远远逊色于其他社交与博客网站。严格来说这是一个信息节点广泛分布的产品,用户节点只是其中之一。以书评、影评、乐评带动的用户诉求中天然含有大量阅读、讨论的成分,“自我展示”所占动机比例相对偏低。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争取到了小组的发展空间。

同理,Mtime的群组其实也还不错,可惜因为个性不够突出而口碑不厚。归根结底,国内2.0产品里用户的个人主页越重要,群组存活率就越低,他就算不去倾销,也成天围着个人主页打转。而用户对他人的价值认同越强烈(并非关系认同),群组存活率就越高。其中未免带有一些宿命论的味道——很多时候这是由产品结构定位来决定,后天的努力收效甚微,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

虽然有以上五点不利,最近我负责的2.0产品还打算做群组。倒不是慷慨就义——刚好有个必须做的其他功能模块,在结构上可以比较轻松地改造成群组,节约了开发成本,就决定冒险试试。大概有以下的几个思路:

▎简化群组的访问路径,提供内容聚合与无打搅的更新通知,节约浏览成本。

▎简化群组页面,剔除一切花哨的功能和模块,突出内容主体并强调信息的流动感。

▎便捷的内容管理功能, 考虑由管理员授权的小圈子来集体执行不良品清除,更加准确以及及时。

▎低成本的互动操作与互动结果查看。

▎不提供群组排名,按一定算法作少量随机推荐即可。

▎由于内容和个人中心连通,导航缺陷导致无法实现本页刷新,因此考虑在列表页提供预览,提高点击的安全感和有效率。

总之,一方面让群组的访问更轻松,浏览更有效率,互动更轻快流畅;另一方面也想办法提高内容管理的效率,加强内容品质,增进用户间的价值认同。整体上从“提高使用效率”的方向入手,促进用户对群组的访问(哪怕是漫不经心的)。看这条路走不走得通。

随后的风水树笔记里,还会有一篇专门讲论坛建设心法,且听下文分解。

作者:纯银(微博)

文章来源:坏脾气的小肥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675112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聚创网,值得信赖!
聚创网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聚创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聚创网

GMT+8, 2025-1-12 06:50 , Processed in 0.339479 second(s), 3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