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9|回复: 0

[IT业界] "技术"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世纪什么最重要?
2017年会上,刘强东宣布京东要全面向技术转型,让技术驱动和支撑所有业务,京东有三样东西最重要,那就是:技术!技术!技术!

201904013561_722 (1).jpg


刘用重要事情说三遍句式,宣示了京东对向技术驱动转型的极度渴求。虽然京东商城做得不错,但是东哥深知:电商这门子生意,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门槛。

马云虽不懂技术,却多次公开强调技术生死攸关的重要性。阿里技术动作频频,08年决定自研“飞天”系统,17年3月9日,启动代号为“NASA”的计划,17年10月11日,宣布成立达摩院,蚂蚁金服甚至声称不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

虽然产品和商业上被黑出翔,但不可否认,百度依然怀揣技术梦想,从十年前的少帅计划,到All in AI,押注自动驾驶,百度孜孜不倦地从硅谷挖技术大咖,然后大咖们又源源不断地因为家庭原因流失。

连以产品能力强著称的腾讯,也加入这场技术竞赛。挖来张瞳坐镇,组建ai实验室;17年11月,腾讯合作伙伴大会宣布,AI in All。

为什么要强调技术?
虽然呼着喊着重视技术,标榜着技术驱动,但实际上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大多依靠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而非技术创新。

比如美团、头条、抖音、滴滴、拼多多、支付宝、以及微信,无不是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典型。

201904019678_839.jpg


聪明的CEO们不可能不清楚,机智的投资人们也不可能不明白。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强调技术?企业向技术驱动转型的现实需要到底是什么?是主动思变还是迫于无奈?

利益导向,化身科技互联网公司往往有更高估值,比传统公司有更多溢价,这可能是核心意义。

品牌形象,企业重视技术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可,摆脱土味、拥抱科技对企业品牌形象有正面影响。

竞争手段,没门槛的行业,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导致路越来越挤,需要用技术竞赛玩死对手,挤压竞品生存空间。

焦虑,很多企业一不小心做大赚钱之后,老板觉得这生意技术含量忒低了,业务创新容易被模仿(比如拼多多之后拼夕夕,头条之后的趣头条,快手之后抖音)。没门槛,很焦虑,想转型,想技术驱动,想构建技术护城河,想拥有核心竞争力。

技术到底有多重要?

201904015497_132.jpg


相信技术投资技术,没有技术便没有未来,已经成为异口同声的共识和口号。

但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技术到底重不重要?有多重要?

首先,抛出我的观点:长期来看,技术无疑是重要的,但目前而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这一独特优势,说的更直白一点“人口红利”,当然这并不是说跟技术毫无关系,因为国内市场是共享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依然存在。

质疑技术重要性有反智嫌疑,所以这种声音一直很微弱,却并不表示不正确,而夸大技术的作用,却似乎永远政治正确,因而也尝尝被忽视。

微信甚少公开谈论技术重要性,这在一群戏精老板中显得很特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微信技术弱,在全民ai、区块链的疯狂浪潮中,微信按照自己的节奏行事,然而业务结果上,微信似乎并未受到实际影响,这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上述论点。

近些年,中国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大在技术上的投入,发力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种现象跟前段时间各大厂争相押宝共享单车差不多,害怕错过车的担心超过了上错车的担心。

在时代浪潮中,人处于焦虑情绪下,无论草根还是大佬,都容易盲从。以为是风口,实际是陷阱,热热闹闹一拥而上,结果全都成了韭菜。

中国企业千姿百态的努力方式和一万种转型失败的姿势

目前为止,互联网行业还没有出现一家真正依靠技术驱动的公司,依然只是跟在国外领头羊后面,有样学样,亦步亦趋。

亚马逊的云计算遥遥领先,多年前便已实现所有业务全面上云,而腾讯直到去年被资本市场吊打才决心押宝ToB。

201904015076_24.jpg


Google一直引领互联网行业标准、并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一骑绝尘,而国内的百度在自动驾驶脱离测试中,得分甚至低于pony.ai。

苹果在失去乔布斯多年后,依然保持手机交互体验的领先优势,甚至丑爆的刘海屏亦被国内厂商无脑照抄。

可见,在硅谷巨头面前,国内互联网公司技术孱弱得像个孩子。

百度最早提出,也被认为最有可能技术驱动,但这些年折腾下来,市值不足阿腾零头,更是彻底沦为夫妻店,技术驱动的梦想依然遥不可及。

京东成立云计算公司、滴滴重注AI、迅雷搞起区块链,阿里要研发芯片,甚至连煤老板也持币观望,希望捣鼓出智能挖煤。

说好一起改变世界,到最后,阿里悄悄搞起了AI养猪,腾讯借鉴出了AI养鹅,一群智商炸裂的博士,还不是得摸着三石哥的石头过河。

中国企业一窝蜂押注AI、进军云计算说到底是焦虑的表现。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有足够的实力投资新技术,有些公司往往不顾企业实际情况,一看就知道完全没有机会,还是一股脑扎进去,这跟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报一堆培训班相类似。

外面的和尚会念经?
一边是想转型,一边是怎么转型?不知道,没思路,搞不定。

挖人?挖谁?去哪挖?挖来了怎么支持?不知道不明确,各种千奇八怪的事情不一而足。

国内互联网某大公司,甚至闹出把GOOGLE的外包职员当大神挖来做首席架构师的怪事。

硅谷是科技互联网的圣地,所以国内互联网公司纷纷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大湾区,从影响力大的硅谷华人下手,给钱给待遇给职位,不愿回来也没关系,直接在湾区设Office。

但挖来的空降兵跟创始团队大多有冲突,空降高管很难摆平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水土不服是空降职业经理人面临的普遍问题,要打开局面就更难。因为创业阶段没有一起扛过枪,空降高管很难解决合法性问题,权力完全来自于上级的信任,而人之间的信任是脆弱的,需要彼此的正向反馈,否则一旦失去新鲜感,便处境尴尬,最后只能以形形色色的托词,抱憾离场。

如何评判技术的价值?也是摆在老板面前的难题,它远没有运营活动般容易度量。一旦价值没法正确衡量,就会出现各种奇葩的向上管理和短期行为,始乱终弃,也就不足为奇了。

急于求变背后的种种乱象,无不反射出互联网行业的集体技术焦虑。

热闹之后,中国互联网企业真正向技术驱动转型成功的,寥寥无几,互联网呈现诡异的虚假式繁荣。

技术的新趋势
数年前,分布式系统、大数据、海量服务这些技术还只掌握在集团军手里,乡勇民兵级创业团队没有这种能力。

比如12306在阿里技术接管之前,逢年过节就瘫痪;很多游戏独立开发者只能开发变现能力弱的单机游戏,用土到掉渣的方法向玩家收钱。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的流行,云原生、faas、Serverless、Service Mesh、MicroService、K8S这些洋气概念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技术的门槛。

让技术归技术,业务归业务。云计算厂商提供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业务厂商聚焦业务创新和逻辑开发。

认为基础技术牛,业务开发low,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这甚至成为一种执念。盲目的全行业扎堆基础研发,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并不一定能产生期望中的结果。

专注业务开发,并不意味对技术的需求下降,也不表示研发团队会缩减,因为业务本身也是无边无际的,支持好业务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电信运营商、芯片、操作系统、存储这些也只掌握在少数几个公司手里,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互联网的盛世繁荣。

国内公有云如今只有巨头才有机会,目前国内对数据和隐私的保护没有美国完备,所以企业会基于安全的考虑发展云计算。私有云应该只有等到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可有必要做,因为云计算规模化后才能降成本。

基础性、通用性、平台性的技术向大公司集中,小公司不会也不必再养基础团队。

通过共享和复用,增效降本,这是云计算的本质,或许也是未来技术方案的正确解。

来源:码砖杂役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675112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聚创网,值得信赖!
聚创网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聚创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聚创网

GMT+8, 2024-12-22 11:57 , Processed in 0.137479 second(s), 3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